医生的IP(五)打造医生个人IP,最难的是获得患者的信任

2020-05-14 23:31:18
#其他

当信息的传播变得很容易的时候,很多医生便开始转变观念尝试着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患者进行交流,试图在虚拟世界里打造个人的“IP”。但能在互联网上成功打造“IP”的医生是少数,很多医生花时间写微博、发术前术后对比照片、进行网络直播,但效果有限。

如何高效利用互联网、产生积极的医患互动效果又成为了摆在医生们面前的新课题。

我个人觉得,要想在互联网上赢得患者或者求美者的信任,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医生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包装出来的,没有好的技术,只靠包装很难赢得患者和求美者的信任。那些不积极钻研技术、努力进行技术革新与优化,只想通过包装赢得市场的医生是不可能长久的。



我是一个痴迷于技术的医生,对各种整形外科技术的进步都很敏感,都愿意学习和借鉴。我将主要精力放在耳再造上,每天泡在手术室里,晚上读书,周末外出讲课交流学习,竭尽全力改进耳再造技术,建立的全包法耳再造技术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国内外的同行邀请我出席他们组织的会议、介绍我的经验,国内外的同行到手术室观摩我的耳再造手术,这让我相信,我自己的技术有别于别的医生、有我自己的特色,把这样的技术推荐给患者我心里踏实,觉得对得住他们的信任,所以才能在互联网上敢于宣传自己的技术。

第二,医生在互联网上介绍自己的技术要实事求是。不能只讲技术好的一面、不谈技术的局限性,不说并发症,更不能夸大效果,而要讲究真实性。要明白患者和求美者在看我们的门诊之前都是带着怀疑的眼光在虚拟世界里看我们,他们是非常挑剔的,他们为了自己或者家人的健康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从未谋面的医生,不要因为是虚拟世界就可以随便夸大事实,更不能胡编乱造,这样无法赢得患者和求美者的信任。



第三,与患者交流必须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医生习惯于用专业术语与同行交流,很多医生把工作中爱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的毛病也用在了互联网上,写出来的东西让患者看上去似懂非懂、一头雾水,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文章的书写、图片的收集、音频和视频的制作很有技术含量,医生需要学习这些技术,或者请助手帮助自己做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创作工作。内容的呈现很有讲究,要有趣味性、可读性、简洁、明快,视觉效果要好,要真正抓得住读者的要求


第五,我们必须明白谁是我们的读者和观众要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要有的放矢的创作内容,而不必单纯追求所谓的粉丝量和阅读量。把信息传递给最需要的人非常重要。

打造“IP”的目的是让患者和求美者知道我们、相信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容易,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很难。守住做医生的底线,怀着悬壶济世的信念,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服务于他们,从内心深处相信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相信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们成为了名医,以虔诚的态度对待他们,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美大夫
1、截图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该二维码
2、关注美大夫公众号
3、添加 郭树忠 为好友,与医生本人咨询沟通
推荐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