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大变局”到来,医生该何去何从|王志军教授专访

2019-09-20 18:41:32
#SMAS除皱术

与王志军教授之前的交流,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笔者的感觉——他是一位带有“战斗”精神的儒医,性格倔强,却又儒雅大气;饱经世变,却又坚守初心。只不过,他的这种坚持和坚守,有些时候并不被人所理解。

 

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些年走过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而事实证明,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正确的。他说,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要敢于“战斗”。但想要收获,先要耕耘,“我几十年来都在耕耘”

 

如今,除了专心做北京鑫杏林医院,王志军便在用业余时间致力于著述,正撰写一本有关“除皱术”的学术与技术专著。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当前社会和行业所需要的。

 

或许正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与丰富的阅历,让他在看待行业时,带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像一位历史哲学家,习惯于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行业发展,言辞间对诸多乱象忍不住批判,但又不自觉地提出一些语重心长的建议。

 

在当前医美大整顿的背景之下,笔者再次登门拜访王志军教授,请他分析医美行业将何去何从,以及那些医美人,尤其是医美医生应有的坚守。


谈行业整顿:呼吁对医美的监管,要像公立医院那样严格

 

“当前的严打整顿,会形成医美行业的转折点吗?”当笔者把这个话题抛给他的时候,其实很想获得肯定的答复,大概这也是很多行业人士的期望。

 

但王志军的判断来得比较谨慎。他举了一个例子。“联合丽格的李滨先生,一直在倡导‘回归医疗’,他组建联合丽格的时候,就以此为旗帜。结果起了显著作用,他把联合丽格做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公司,现在机构已经发展到四十多家了。但对于行业而言,联合丽格并不代表整个行业,李滨先生也不代表政府。他只能呼吁、提倡,而只有政府能够整顿、治理、把握方向。所以,最终还需要政府来出手。”

 

王志军又用他习惯性的历史视角说,“历史上很多伟大的运动,都是自下而上的,像‘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等,都是社会自发的;联合丽格也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甚至政府,但这种‘星星之火’要真正形成‘燎原’之势,需要政府来做。

 

所以,对于眼下的医美行业严打整顿,王志军表示欢迎。但行业是否会迎来转折点,他持谨慎的判断,“如果严打整顿只是一场运动,那么过后很容易一切照旧,恢复到以前。”所以,他呼吁像监管公立医院那样,对医美行业进行常态化的严格监管,“国家对公立医院的监管,是时刻不放松的,每天大量的明察暗访,规章制度像雪片一样飞过来,谁违规谁受重罚。”他认为,医美行业的监管也该如此。

 

那么,什么才是行业的正常状态呢?王志军的答案也非常简单,他只用三个词概括:信誉好、质量好、服务好。他说,以往是“销售为王”的时代,是行业的初级阶段,而接下来,需要做转变。“销售本身没有错,但须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质优价廉,你得不欺客,得有社会责任感。在这样的前提下,在信誉好、质量好、服务好三要素齐备的情况下,必须配上好的销售和营销。

 

谈“活下来”思维:怎么“活”,是人的三观决定的

 

由于医美行业百分之八九十是自负盈亏的民营机构,而其中又以中小机构占多数,在市场竞争中先“活下来”就几乎成了一种普遍认知。直到今天,不管是机构的经营者还是行业培训者,依然有很多人在谈到医美机构时,不自觉地把“活下来”作为一个口头禅。

 

民营机构需要生存,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长期以来,在粗放的发展中,在“活下来”需求的背后,实际上却采取了大量鲜为人知的野蛮操作,并形成了过度营销、过度宣传甚至过度诊疗的种种乱象,也带来了很多血的代价。这已是行业里不言而喻的事情。

 

对此,深谙这二十年来医美行业发展现实的王志军,尤其不赞成以“活下来”为缘由,从事种种违规甚至违法的操作。他认为,“活下来”并非是医美行业机构面临的问题,实际上,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出租车司机不需要‘活下来’吗?外卖小哥们不需要‘活下来’吗?任正非面对这么巨大的压力和危机,不需要‘活下来’吗?作为曹谊林教授和郭树忠主委等名医不也需要‘活下来’吗?”他提出一系列反问,并认为,所有民营企业都是自负盈亏,需要“活下来”的,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借口而突破底线,“不要把这个当作理由。先要充分认识自己是谁,然后告诉自己怎么‘活下来’,人‘活下来’的‘活’法是不一样的。” 像任正非这样的大企业家、曹谊林教授、郭树忠主委这样的大医生,就是另一种“活下来”,他们有自己的坚守、境界和原则。“怎么‘活’,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所决定的。

 

他拿自己目前在做的北京鑫杏林医美举例,“我们到今天已经八个月了,我们没用渠道、网店、咨询师,‘内运营外营销’也没搞,但我们认为自己活得很好。怎么做到的?因为我们坚定地回归医疗。我们掌握的自认为还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公众的技术,用我们细致入微的人文服务打开了局面,有了点口碑,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谈“医疗本质”:无论怎么商业化,本质不变

 

对于医美的“医疗本质”问题,笔者在前一篇文章中有所讨论(《大整顿下,医美离“医疗本质”还有多远?》)。这是一个呼吁多年的话题,行业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位著名整形医生,王志军对此态度明确,“医疗就是医疗,无论你怎么商业化,本质是变不了的。

 

他举了一个行业现象作为例子:“很多机构,在前期办理资质的时候,会全力以赴按医疗机构的要求去筹备办理,但一旦证件到手,就迅速把医疗的事情抛诸脑后,开启‘销售为王’模式。人们很容易忘记‘医疗本质’,甚至连规范的商业行为都做不到。”王志军这样反问:“我们和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一样的,服务手段也都是医疗技术。哪来的不一样呢?

 

对此,王志军给出行业发展建议,“我希望大家面对这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都要深思:第一,我是谁,我要贡献给社会多少价值;然后,第二,再说我的价格有多高。

 

他强调说,“要提高认识,认识自己是谁,把质量、信誉、服务作为基本原理和指导方针去做,这样的话,我认为都会‘活’得很好。只要付出了,都会有回报的。但必须先在春天播种,而不要去抢着收割。没有播种就想着去收割,那是投机行为。任何投机取巧,在今后,都不会容易了。

 

谈医生:落下的课要补上,继续教育很重要

 

医疗本质的回归,毫无疑问,意味着医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对于眼下的医生群体的状态,王志军“爱之深,责之切”,表达了不满意的地方,也表达了诸多期许。

 

他说:“医生与其他职业相比最大的两个特点:第一,继续教育远比在校教育重要,这就是你们(百特美)在做的事情。有些医生隐约知道要继续提升自己,还有些医生并不知道,而只是守着自己过去有限的技能;第二,这个群体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作为医生是非常苦的,在公立医院的话,作为小医生随时得值夜班;作为大医生夜里随时要去会诊;现在,我们夜里面要写东西、看书、学习。所以,一旦回归医疗,医生应该做点什么呢?就是回到自己的专业上来。继续教育远比在校教育重要多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核心内涵、服务能力水平等。

 

王志军认为,医生群体里面,目前最困难的就是那些虽有“一技之长”却不懂得提升自己的人。医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更需要“补课”和提升。“医生还记不记得自己的本职和身份?记不记得有个‘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是我们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精神。是不是忘了自己的初心呢?如果连初心都忘了,可能也‘活’不下去了。落下的课要知道补上。

 

最后,王志军再次强调他提倡的“信誉、质量和服务”三要素。他认为对医生而言尤其如此——信誉是灵魂,医疗更要讲信誉,因为信息不对称,患者主要根据你的信誉来选择你;质量是生命,能不能“活下去”,要看你有没有好的质量;服务是保障,你的技术、学问、业务水平、知识、美学理论、解剖学等,早些补课,提高服务质量,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来源: 王京涛(Wayne) 百特美


美大夫
1、截图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该二维码
2、关注美大夫公众号
3、添加 王志军 为好友,与医生本人咨询沟通
推荐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