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好医生 上美大夫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找靠谱医生
点评
咨询
看医美百科
文章列表
自媒体文章
【付费】
关于我们
首页>
医生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七) 你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孩子的病
2020-05-15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孩子出生后,妈妈看到孩子耳朵有毛病,心理上立刻就崩溃了,感觉天都塌了下来。孩子他爹看到孩子有缺陷,如果不是安慰妻子,而是抱怨媳妇没有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有些妈妈想死的心都有。如果回到家里,公公婆婆再说点抱怨的话,或者不说抱怨的话,但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对妈妈的不满,这世界就像到了末日,妈妈只能以泪洗面。但这世界上最坚强的是母亲,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便有了养育孩子的责任,没有妈妈
郭树忠教授:《小耳妈妈课堂》“关于耳畸形中的耳洞问题”
2020-05-15
亲爱的妈妈们,非常感谢您对《小耳妈妈课堂》的关注,希望郭树忠教授专业、真诚的讲解能为您和您的家人带来更多的帮助。也希望您能把这个爱心讲堂视频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妈妈们如有更多关于孩子耳朵方面的问题疑惑,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留言,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问题,特邀郭树忠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关于耳畸形和缺损与耳整形和再造的误区(二)
2020-05-15
听力会是个大问题吗?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出生,爸爸妈妈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孩子的耳朵畸形,但通常孩子的父母首先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外貌是否受影响,而是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因为在任何人眼里,听力要比外观重要的多。所以,爸爸妈妈最纠结的便是孩子的听力是否受影响,如果受影响,能否治疗?如何治疗?何时治疗?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耳朵和外耳道(俗称耳洞)为外耳,外耳主要起收集和传送声音的功能。外耳
关于耳畸形和缺损与耳整形和再造的误区(一)
2020-05-15
生孩子就像农民种树,生出畸形孩子就像树少长了个枝丫每一个生出先天畸形孩子的妈妈都会心里很难过,内疚、自责、纠结、懊恼,加上有时候会遭受家人(最常见的是婆婆)的指责,愤懑之余,就会不禁发问:为什么我会生出有缺陷的孩子?我有责任吗?这世界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孩子一生会很悲惨吗?爸爸也会心里不好受,虽然孩子不是爸爸生的,免去了一些自责,但他们更多的忧虑孩子的未来是否会幸福。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会为孩子的未
皮肤扩张技术(四) 皮肤扩张器
2020-05-15
皮肤扩张器是完成皮肤扩张术的关键材料。制作扩张器的材料是医用硅橡胶,这种材料用在人体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包括隆乳假体的囊壁、隆鼻假体等都是用医用硅橡胶制作的,这种材料惰性很强,和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很好,不易发生排斥反应。扩张囊壁有很大的弹性,注水时常常超过其“额定容量”,所谓“额定容量”是指扩张器设计的容量,即扩张囊没有发生弹性伸展时的容量,但多数情况下扩张器内的注射量远超过其额定容量,即扩张囊壁弹性
皮肤扩张技术(三) 扩张产生皮肤的原理
2020-05-15
在皮肤下面埋置扩张器,然后通过注射阀门向扩张器内注射生理盐水,通过扩张器产生的压力使表面的皮肤面积逐渐增加,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扩张是如何使表面皮肤的面积增加的呢?皮肤的第一个来源是扩张器表面皮肤的生长,压力可以促使皮肤生长,这是自然生理现象,生长的皮肤就是“新生皮肤”,是实实在在可以用于修复的组织。皮肤的第二个来源是扩张器表面皮肤的弹性扩张,这就像橡皮在外力作用下伸展开一样,就是通过皮肤
招风耳——不该露头的露了头
2020-05-15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耳朵是最不受人待见的五官,现代人的耳朵主要起到防止异物(特别是水)进入外耳道的功能。虽然还没有到可有可无的程度,但只能处于半隐蔽的状态,悄悄地躲在头颅的两侧。耳朵的主人们看不清楚自己的耳朵,便也不重视它。但是,如果耳朵不甘寂寞,抛头露面,那是会立刻遭到主人仇恨的,这便是招风耳的命运。绝大多数人的耳朵是靠近头颅长的,之所以长成这样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原始社会的人在树上爬上爬下,
皮肤扩张技术(二) 我参与的皮肤扩张技术引入中国的历史
2020-05-15
1985年,皮肤扩张技术由张涤生院士和我的老师汪良能教授,在几乎零差距的时间节点上将这项惠及病患的技术引入中国。张院士当时引入这项技术的细节,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汪良能教授是如何将这项技术引入中国的?又是如何将这项技术在西京医院开展的全过程,到今天我也依然历历在目。1985年我的老师汪良能教授和钟德才教授一起,受美国整形外科教育基金会邀请访问美国,这次出访是汪教授自1954年回国,间隔31年
皮肤扩张技术(一) 让我们先从历史说起
2020-05-15
皮肤扩张技术是与植皮、皮瓣并列的整形外科三大技术,这项技术的问世使整形外科组织修复的方法和效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个里程碑性的技术的发明历史是值得去回顾的。整形外科医生在修复组织缺损时,一定要有修复材料,除少数可用的人工合成材料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是“拆东墙补西墙”,即修复材料来自患者自身,只不过我们通常是取次要部位的组织修复重要部位的缺损。造一块组织供修复手术用是整形外科医生多年的梦
细说组织工程(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0-05-15
曹谊林教授在美国的组织工程研究获得突破后不久,就回到了国内,建立了组织工程研究平台,在国内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受曹教授老鼠背上成功造出“人耳朵”的鼓舞,全世界各国政府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很短时间内,组织工程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项目之一。全世界的科学家对几乎每一种组织和器官都展开了组织工程研究,各个亚专业的医生都想在实验室造一块自己专业可以用的组织或者器官,以便挽救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六)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2020-05-15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孩子出生后,父母看到孩子的耳朵畸形、或者两边脸大小不一样,如果再有听力方面的问题,一定很纠结。家长一般会立刻寻找大夫,希望能够立即得到治疗,但医生的答复一般是要等孩子长大一点才能做手术,家长因此会很失望。不像内脏器官畸形,外部器官的畸形是暴露在外面的,别人能看到。孩子出生后,家长面临如何应对其他人好奇的询问和异样的眼光,压力确实很大。有时候还要面对家里人的质疑,甚至是怪罪,母亲承受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五)今天我和患儿的妈妈们谈谈手术中的疼痛与麻醉问题。
2020-05-15
当决定给孩子手术后,妈妈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多数情况下孩子实际上是想做手术又害怕手术,主要是惧怕疼痛。如果父母也觉得手术会很疼,会把自己的恐惧心理传导给孩子,因此,父母要对手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明白手术的痛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样就会坦然面对这件事情,不因为父母焦虑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实际上人对疼痛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恐惧越疼,越不在乎越不疼。疼痛是人的自然保护功能,感觉到疼痛是因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四)
2020-05-15
今天我和先天性小耳畸形孩子的妈妈谈第四个问题,那就是别过分担心手术治疗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痛。轻度的耳畸形可以通过非手术的矫形器在孩子刚出生时进行矫正,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小正常,只是形状不正常的耳朵,矫正器矫正的效果确实不错,值得一试,但多数人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一提到手术治疗,很多妈妈就担心的不得了,担心孩子遭受很大的痛苦,担心手术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担心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母子心连心,这
细说组织工程(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20-05-15
科学家们做事常常是先有理想(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假说),按照假说描绘出一个美好的蓝图,然后在实验室再试着把理想变成现实(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科学研究),组织工程研究也是顺着这个套路做的。组织工程这一术语是由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Y.C.Fung教授首先提出,1987年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但组织工程的先驱是美国的小儿外科医生JosephP.Vacanti教授和化学生物工程师RobertLanger教
细说组织工程(二) 基本方法
2020-05-15
组织工程就是在实验室里造一块组织或者器官。造组织需要一个场所,最常用的是培养皿,就是一个无菌的塑料盒子,最早用来培养细菌,后来用来培养各种各样的细胞,自打人们开始尝试自己造一块组织后,便首先想到用培养皿来培养组织或者器官。但人组织器官对生长的环境要求很高,单纯在培养皿里加一点营养液很难长出来一块组织,于是,有人模拟体内环境造了一个培养组织器官的机器,叫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培养出的耳朵和气管就像生
细说组织工程(一) 起因
2020-05-15
组织工程这个词源于英文:Tissueengineering。其原意是用人工的方法在体外造(构建)一块组织,后来其范围扩展到用人工方法在体外进行器官构建。今天我们先说说这项技术的起因。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这架精密机器24小时不停的处于运行状态。任何机械装置,只要运行,都有磨损的可能,况且人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之中,随时有可能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细菌、外伤、烧伤等)的伤害而破损,也可以因为先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三)
2020-05-15
今天我们和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妈妈们谈第三个问题,那就是担心孩子的病情会发生变化。很多小耳畸形患儿的妈妈在孩子出生后,每天都在仔细盯着孩子有病的耳朵或者脸看,多数人担心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少数人则幻想有病的耳朵能长一长变成正常耳朵。实际上只有耳朵形状变形,而没有大小异常的畸形,确实在出生后早期可以用矫正器使其形状恢复或者接近正常,多数情况下,生出的畸形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有缺损的小耳畸形或者无耳畸形,即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二)
2020-05-15
今天我们和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妈妈们谈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生出这样的孩子别太难过。妈妈看到孩子的耳朵有问题,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听力,实际上,根据我对几千例孩子的观察以及与同行交流的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的孩子听力基本上不是问题,生活上会多少有一点不方便,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就业和生活几乎不受什么影响,因此,单侧耳发育异常的妈妈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听力问题。对于双侧耳发育异常的孩子,多数情况
写给小耳患儿妈妈的话(一)
2020-05-15
我先后主刀为数千例小耳畸形患者实施过耳再造手术,这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是孩子。许多患儿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看我的门诊,因此,我是很了解这些孩子的父母,特别是妈妈们的心理状态的。过去当这些患儿的妈妈们有任何疑问,他们都会到门诊挂我的号和我面谈,通过面诊确实可以当面回答很多孩子父母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很多疑惑。但自打我开了微博并公布了微信号之后,许多家长便通过微信和我互动,虽然患者家长方便了很多,但我实
可怜天下妈妈心
2020-05-15
我最近几年治疗的病人中先天性畸形占了很大比例,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全身心的投入了孩子疾病的治疗,而忽略了父母心理、特别是孩子母亲心理创伤的治疗,这在提倡“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新模式”的今天是不应该的。也许因为孩子是妈妈生的,很多情况下妈妈的自责心理会更重一些,长辈们也常常会责备孩子的母亲做错了什么事情而导致孩子耳朵发育异常。而实际上,虽然这种病绝大多数情况下非
上一页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下一页